对此,业内人士对限价令也有另一种看法。
取消产运需衔接会就是一个例子,目的是让供需双方自己谈价格。这位电厂副总经理12月22日对本刊记者道出无奈。
根据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截至12月24日12时,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初步汇总2.24亿吨,仅占铁路电煤运力配置的29%。面对这样的紧急形势,安徽省某电厂负责人一筹莫展,因为2011年的重点电煤合同还没着落。而实际上,电力企业也各有各的招,只是,这些招数均成功绕过了政府的价格管制,也绕过了本应推进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钱平凡认为,电煤告急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和电力企业在价格上谈不拢,而不是运力紧张。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这一决定有些出乎预料,可见,即使存在通胀这个天花板,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也将考虑得更多。
7.69亿吨重点合同煤只是一个大盘子,是全年的铁路运力,但是,具体某家煤炭企业供给电力企业多少煤,国家发改委很难监测到。另一种是确定价格,但数量减少,比如降低合同兑现率,本来是100万吨,只给30万吨。除此之外,电厂拖欠煤矿货款的问题也相当严重。
但是据相关部门统计,1月至11月,陕西省煤炭产销量增长十分强劲,累计生产原煤32383.71万吨,同比增加8949.56万吨,增长38.19%。近年来,每到冬季,产煤大省常常守着煤田闹电荒。其实,重点合同煤本身也只是过渡产物,重点合同价格完全与市场价格接轨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的大方向,不可能改变。煤矿多是在地方政府领导下,往往不敢不听政府的话。
2007年世界主要能源市场,煤炭、天然气、石油和电力的价格比例关系为51∶77∶85∶100。发改委限价只是在特殊时期的无奈之举,是为了缓解电价上调和促进电力企业加强管理。
今年,陕煤化工集团前11个月供应省内电煤1411万吨,比去年多供应52.5%,比往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行至第五个年头,日前国家发改委下发 《关于做好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明年重点电煤合同价格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销售原煤32210.25万吨,同比增加9105.86万吨,增长39.41%。在过去,这种低价煤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但目前市场价格上涨,发热量低的煤比重点合同煤价格高了。
电厂说得最多的是计划电和市场煤博弈,电价要与世界接轨,言下之意是电价过低。陕西省内电煤紧张的另一个原因是该省调出电量增加。为了保证利润,电厂只想要合同煤,但由于年初重点合同煤没有订那么多,所以现在出现电煤紧张。就陕西来说,今年一边是煤炭产量创新高,另一边是电厂闹煤荒,部分地区拉闸限电,14个主力电厂目前电煤存量平均不足5天,国电宝鸡二电厂、华电蒲城电厂已经出现零存煤。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电煤平衡的情况下,陕西电厂却没有煤烧了,电厂一是称产煤大省没煤烧,二是以停电为由给政府施加压力,让政府协调。由于在低收入的前提下供煤,煤矿职工工资比电厂职工工资低很多。
一项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值1083亿元,同比增长20.2%。这里有一份资料不妨看看。
产煤大省电煤紧张,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记者近日到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调查发现,除了气温降低导致用电量上升外,价格机制没有理顺成为煤荒的根本原因就在上月,伊犁盆地又传来好消息,新源巩留煤炭资源预查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平均揭露煤层10层以上,单层最厚煤层达到11米,最浅埋深在200米左右。正如王健所说,一场声势浩大的煤炭开发大会战已拉开序幕。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的态度更是明确:十二五将把新疆作为发展主战场,举全集团之力支持在疆产业发展,打造现代国际化一流煤化工基地。作为我区第一个经国家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明年8月投产后这里将成为新疆首座零排放的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今后华能将把握新疆能源资源转化的战略机遇,继续在新疆发展准东能源基地项目。
湖北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蒋远华说,十二五期间,宜化将在新疆全方位打造煤化工、盐化工等支柱产业,并将集团80%的资金投向新疆。国开行副行长李吉平对新疆发展煤化工信心十足。
煤炭开发大会战拉开序幕今年,新疆煤炭产量将突破亿吨,完成十一五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作为新疆科林思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冀民和众多投资煤炭的企业有着同感。
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规划发展处处长杨如高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12月12日,李冀民忙完手上的工作,驱车赶往位于阜康的33兆瓦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工地。
近一段时间,工作餐会上最热的话题是煤化工产业。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新疆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煤炭资源转换,建立新疆现代产业体系。和准东一样,伊犁、阿克苏、哈密等地的煤电煤化工产业也掀起了建设热潮。工程开工以来,他已记不清跑了多少趟,只想着尽早建成投产发挥效益。
煤化工开始成为投资焦点煤化工是很有潜力的产业,我们希望通过银企携手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在气化装置工程区,气化系列箱梁已全部到位,大型设备正陆续进场。
12月12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与自治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时,中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苏树林如是说。煤炭产业已具备率先跨越发展的条件,正如一名即将起跳的运动员,为成功跨越打好了基础,蓄好了力。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廷克表示,华能已先行一步,目前在新疆已累计投资约80亿元。在哈密地区淖毛湖煤田东部矿区,新疆煤田地质局161煤田地质勘探队的钻机仍在运转。
投资2.8亿元的全疆首个瓦斯发电上网项目,将在明年投产试运行。大企业竞推千亿投资计划中石化将积极进行天然气管道建设,尽快参与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随着新疆被列为全国第14个大型煤炭基地,新疆在中国能源梯队中,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先锋营。大企业大集团竞相推出巨额投资计划,万亿资金开启新疆煤炭开发盛宴。
资料表明,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为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四成。在伊犁,庆华、新汶等4个总规模达235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已开工建设,到2015年末,伊犁将建立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煤炭产业链,成为西部特大型煤化工基地。
目前新疆准东、伊犁等4大煤炭基地、13个重点矿区和11个一般矿区的总体规划和开发建设已全面展开。自治区党委政研室经济处处长吴筠认为,在新疆矿产资源投资开发热潮中,煤化工产业无疑是最具潜力和最具优势的产业,将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数百亿、上千亿的投资,引发了疆内煤炭行业的重新洗牌,也给新疆煤炭开发带来了无穷活力。不仅苏树林有这样的想法。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esqsv.scrbblr.org/x78by/2228.html
有话要说...